在昨晚进行的U23亚洲杯预选赛焦点战中,印尼主场与中国队的对决尚未开赛,看台上的火药味却已率先点燃,据现场记者发回报道,大批印尼主队球迷在赛前出现不理智行为,多名球迷集体朝客队看台的中国远征军竖起中指,并伴随激烈辱骂,险些引发看台冲突,现场安保人员迅速介入才避免了事态升级。
这场在雅加达马迪亚体育场举行的比赛原本是B组头名之争,却因极端球迷的挑衅行为蒙上阴影,距离比赛开始还有一个小时,能容纳四万人的体育场看台已经座无虚席,中国远征军虽然人数不足千人,但集中坐在客队指定区域,身着统一红色助威服,在印尼主队球迷的包围中格外显眼。
赛前火药味渐浓 极端球迷率先发难
据现场目击者描述,当地时间18时30分左右,当中国队大巴抵达体育场时,部分印尼球迷就已经开始向中国球员发出嘘声,随着热身赛开始,这种对立情绪不断发酵,一些极端球迷组织成员开始有组织地朝客队看台喊叫,虽然语言不通,但挑衅意味明显。
“最初只是零星几个球迷竖起中指,但很快就像传染病一样扩散开来,”专程从上海飞往雅加达助威的中国球迷张先生告诉记者,“突然有上百人同时朝我们这个方向做出侮辱性手势,嘴里还喊着什么,我们虽然听不懂印尼语,但很清楚那绝对不是友好的表示。”
现场视频资料显示,大批身着白色印尼队服的球迷集体转向客队看台,整齐地竖起中指,表情激动,中国远征军起初试图以歌声回应,但随后一些情绪激动的中国球迷开始与对方互骂,场面一度紧张。
安保迅速介入 隔离双方球迷
冲突一触即发之际,现场安保人员迅速行动,在双方球迷看台之间组成人墙,防止任何可能的肢体冲突,组委会还增派了多名工作人员前往客队看台,用中英文双语广播呼吁保持冷静。
“我们理解球迷的热情,但绝不能接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和侮辱行为,”亚洲足联现场监督官员在事发后立即表示,“我们已经记录下相关情况,将会在赛后报告中详细说明这些事件。”
这并不是印尼赛场第一次出现类似问题,在去年的东南亚运动会足球比赛中,印尼球迷就曾因类似行为受到亚足联警告,本次事件发生后,赛事组委会立即加强了看台管理,增派了巡逻安保人员。
中国远征军保持克制 展现大国风范
令人欣慰的是,中国远征军虽然在人数上处于绝对劣势,但大多数球迷保持了极大克制,在中国龙之队球迷协会的组织下,中国球迷很快统一了应对方式——以更响亮的歌声为国足加油,完全无视对方的挑衅行为。
“我们来自礼仪之邦,不能因为对方的不礼貌而降低自己的素质,”龙之队负责人王先生赛后表示,“但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种族歧视和球场暴力,希望亚足联能够对此事进行调查并给出公正处理。”
许多中国球迷还在看台上打出“友谊第一,比赛第二”的中英文标语,展现了良好的体育精神,这种处理方式最终也赢得了部分印尼球迷的尊重,比赛开始后,双方球迷的对抗情绪逐渐缓和,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到赛场内。
比赛激烈进行 球员未受影响
值得庆幸的是,看台上的风波似乎没有影响到场上球员的发挥,整场比赛双方拼抢激烈但保持体育精神,最终中国队凭借下半场的一粒精彩进球,以1-0艰难战胜印尼队,基本锁定小组出线权。
赛后新闻发布会中,双方主帅均被问及对此事件的看法,中国队主教练表示:“足球应该是带来欢乐和团结的运动,任何形式的歧视和行为都不应该出现在足球场上,我们感谢中国远征军的支持和他们的克制表现。”
印尼队主帅则对此事件表示歉意:“真正热爱足球的印尼球迷不会这样做,我为我们少数球迷的不当行为向中国队和他们的球迷道歉,这不能代表印尼人民的待客之道。”
足球对抗种族歧视 任重道远
这起事件再次引发了对亚洲足球环境中种族歧视问题的关注,近年来,亚足联不断加强反歧视措施,包括对违规球迷集体处罚、空场比赛等严厉措施,但类似事件仍时有发生。
体育专家指出,东南亚足球文化中存在着较为激进的球迷传统,一些极端球迷组织往往将足球视为宣泄民族主义情绪的舞台,加之近年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的争端,这种政治情绪有时也会被带入体育赛场。
真正的体育精神应当超越政治和种族分歧,正如国际足联长期倡导的“Say No to Racism”运动所言,足球场应当成为不同文化、种族和国家的人们交流友谊的平台,而不是对立和冲突的放大器。
本次事件中,中国球迷的克制应对值得称赞,但亚足联是否需要采取更严厉的措施来遏制类似行为,仍然值得讨论,包括是否应该对印尼足协进行罚款、部分空场等处罚,都将成为亚足联纪律委员会需要考虑的问题。
无论结果如何,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们,足球场上的竞争固然激烈,但尊重对手、尊重差异才是体育精神的真谛,希望未来的比赛中,球迷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欣赏精彩比赛上,而不是让偏见和歧视玷污这项美丽的运动。